雪花带来冬天的梦 圣诞敲响节日的钟
“冬宜密雪,有碎玉声。宜鼓琴,琴调虚畅”。圣诞来到,我们的优秀课例如约而至。2019年12月20日下午,在汉孟路校区的五楼会议室,艺综组肖岚老师的一节音乐课《雪花带来冬天的梦》,用音乐的魅力将我们带进雪花轻舞的甜美梦境。
课堂再现
一、情境教学,走进快乐的冬天
《雪花带来冬天的梦》是一首带有生物科普知识的儿童歌曲,歌曲曲调平稳带有叙事性,整首歌曲16小节,短小精悍,一气呵成。
师:冬天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?
生:白皑皑的雪地!
生:树、房子都白了,特别美!
生:我最喜欢在冬天打雪仗!
师:冬天,满天飞舞的雪花真的很美,我们还要堆雪人、打雪仗。今天,肖老师将带大家,到歌曲里去感受冬天!
课堂伊始,教师以谈话的方式导入,创设冬天的情境,以景入情,为学唱歌曲营造氛围,优美和谐的课堂气氛,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。
二、聆听音乐,感受梦幻的冬天
师:冬天到了,我们的小动物去哪里了呢?
生:小动物去冬眠了。
师:是这样吗?我们一起去听听歌里面是怎么唱的吧!
学习歌曲前,肖老师播放了一段微课视频,以视听结合的方式让同学们了解歌词内容,初步感知歌曲的美妙。微视频画面富于童趣,既有雪花漫天飞舞的唯美画面,也将歌词中的“小青蛙”“小甲虫”“小刺猬”“小狗熊”等小动物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出来,将学生带入了雪的世界,感受冬的意境。
随着音乐再次响起,肖老师引导同学们闭上双眼,复听歌曲。用耳朵去听歌曲的旋律,用心灵去体会歌词中描绘的有趣画面,同学们仿佛自己都置身其中,与小动物们一起“做个甜美的梦,等待春风姑娘来唤醒”。柔美的音乐流泻满室,清新悠扬的旋律令人着迷。一曲完毕,音乐止,同学们才从沉浸的音乐梦境中,缓缓睁开眼睛。
三、学唱歌曲,体会甜美的冬天
在学唱歌曲教学环节中,肖老师以视唱教学法、范唱教学法、听唱法、哼唱法、对比法等方法相结合。
在升记号、弱起小节、附点节奏等乐理分析上,肖老师并没有讲解深奥的乐理知识,而是通过对比聆听来体验这些符号的效果。歌曲的第一乐章描绘了雪花飘飘而下的美景,尤其是4小节的“4/4 3 ♯22↗3 0”,升记号体现出雪花的轻盈的神秘感,肖老师通过反复对比聆听,比较有升记号和无升记号不同旋律,让学生自己体会,加强学生对音乐的感受,为学生演唱歌曲时的情绪做好铺垫。
肖老师用“口含鸡蛋,头顶瓦罐”的八字口诀,引导同学们规范歌唱。“我们的雪花在头顶飞舞,声音要拎起来放在头顶”肖老师以浅显易懂的话语,解释了八字口诀的含义,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从学唱乐谱,到师生接龙唱谱,再到品读歌词、教唱歌词、错误乐句纠正练唱,最后师生设计演唱形式并练唱。优美动听的音乐、婉转流畅的节奏、有趣的师生对唱,让学生在“玩”中学、学中“玩”的过程中熟练地掌握了学习内容。
四、合作表演,拥抱多彩的冬天
师:今天,除了我们在这里唱歌,还有一群特殊的小朋友也加入了进来,谁的小耳朵听到啦?
生:还有个二声部。
师:从哪里开始加入二声部的?
生:是在“等那春风姑娘把你们来唤醒”那里加入了“呜呜呜……”
师:你听得可真仔细呀!加入二声部之后,声音的色彩变得更优美,更饱满了,那我们来试着学唱二声部!
肖老师以“lu lu lu lu……”作为二声部的合唱,首先给同学们做了二声部演唱示范,接着师生合作练唱,然后学生与听课老师互动,最后生生合作练唱,二声部合唱完整表演唱。教唱环节形式多样,层次分明,成功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,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。
打击乐的加入,也是本堂课的一大亮点,将歌曲的学习推向了高潮,晶莹剔透的声音,余音缭绕,为歌曲的演唱增添了朦胧柔美的意境。
精彩点评
音乐组蒋奉兵老师认为:肖老师创设了唯美的教学情境,由冬天情境的创设和背景音乐带学生进入雪的世界,感受冬的意境,优美和谐的课堂气氛,能积极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审美活动,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“以审美为核心、兴趣爱好为动力、联系学生的生活”的理念。
艺综组长张再再老师指出:肖老师的课堂是精致的,是精益求精的,没有最好,只有更好,这样才能更快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。
蒋芬主任小结道:艺术来源于生活,运用于生活,我们要利用学科特有的力量,去影响学生的生活品味。在教研的路上,我们唯有不断学习,夯实教学基础,抓好课堂这个主阵地,才能让我们的学生真正受益。
肖校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,指出我们要在学习中进步、在学习中成长,要努力打造高效、充满活力的课堂,以优秀课例展示活动为契机,力争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海纳百川,博彩众长,力争做学生喜欢的老师。
编辑:刘心妍
审核:张娇
图片:吕晨
上传:邹贤玲